
巴黎:Facebook和Instagram在欧洲的用户现在可以付费退出母公司meta强加的繁重数据共享义务,后者将数据出售给广告客户。
meta是第一家尝试所谓“cookie付费墙”的大型社交媒体公司,但这种做法已经很普遍,引发了一系列法律案件。
为什么要使用付费墙?
理想主义者曾经梦想有一个开放、自由的网络,商品、服务和思想可以畅通无阻地在世界各地流动。
但资本主义需要利润,谷歌和meta发现,从用户那里提取个人信息并将其出售给广告商确实非常有利可图。
自那以后,行为广告已经成为整个网络的常态。
但欧盟2018年的数据隐私法规(GDPR)限制了收集个人信息的法律依据,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麻烦。
在多次尝试在遵守规则的同时提取数据之后,数十家网站已经开始提供订阅模式,以换取各种服务——包括无跟踪体验。
meta一直在关注,并在11月推出了自己的版本。
谷歌通过在其平台上提供免费退出选项来回避这个问题。
它们有多普遍?
随着网络巨头吸走广告收入,媒体网站的传统收入流已经崩溃。
许多选择“订阅或数据”模式的网站都是媒体机构,这并不奇怪。
哥德堡查尔姆斯理工大学(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)的研究人员在上周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发现,有431家网站使用了这种付费墙,其中27%是媒体机构。
其中约317人在德国,其余的在法国、意大利和奥地利。
广告行业对这一安排非常满意。
法国数字广告联盟IAB总裁尼古拉斯·里埃尔告诉法新社,这样的订阅是“一件好事”。
他说,它们有助于提高广告质量,增加内容生产商和在线服务的收入。
尽管他承认这种模式并不适合所有人:例如,在线商店只需要人们进入他们的网站并开始购买。
是首席运营官付费墙合法吗?
根据隐私和消费者维权人士的说法并非如此。
隐私组织NOYB在与meta和其他公司的斗争中赢得了无数的胜利,上周提出了申诉。
NOYB**马克斯·施雷姆斯在一份声明中表示:“这既不明智也不合法——meta继续无视欧盟法律的做法令人遗憾。”
欧洲消费者团体也表示,meta的模式违反了消费者保护法,伞状组织BEUC表示已提起诉讼。
meta尚未公开回应,但此前曾表示,其定价模式“平衡了欧洲监管机构的要求,同时给予用户选择”。
NOYB过去曾就同样的问题对奥地利和德国的媒体网站提出投诉。
这些案件继续通过法律程序进行审理,GDPR的执行由各国的数据保护办公室负责。
这就导致了执行的不一致和不同的解释。
例如,法国的CNIL曾想彻底禁止cookie付费墙,但被国务委员会告知它没有权力。
但随着meta的加入,关于cookie付费墙的决定很可能很快就会做出。(法新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