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行病学专家表示,BA.2亚型的传播速度较之前变异株提升约30%,且感染者症状较轻,导致早期发现难度加大。吉林市的疫情目前已进入快速上升期,出现明显的社区传播现象。值得注意的是,3月13日全省单日新增曾一度突破2000例,反映出病毒在该地区已隐匿传播一段时间。
疫情防控专家指出,此次疫情暴露出早期防控环节存在疏漏。吉林农业科技学院聚集性疫情在网络上引发关注后,才促使当地采取更严格的管控措施。若未及时发现,后果可能更为严重。目前全省病例以轻型为主,但快速增长的感染人数仍给医疗系统带来压力。
吉林大学增加这7个专业
在疫情防控的同时,吉林省高等教育领域也有重要动态。吉林大学最新获批7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,均为四年制本科专业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"大数据管理与应用-法学"跨学科项目,该项目旨在培养既懂数据技术又精通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。
其他新增专业还包括:经济学与管理学、法学与外语学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交叉学科组合。这些专业的设置反映了高校应对数字经济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。学生完成学业后将同时获得两个学士学位,大大提升了就业竞争力。
吉林大学教务处负责人介绍,双学位项目分为交叉双学位和辅修双学位两种形式。以交叉双学位为例,学生可以同时在文学院和经济学院修读不同专业,这种培养模式既能拓宽知识面,又能深化专业能力,符合当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。
吉林疫情的来龙去脉源头找到了吗
关于疫情源头,吉林省疾控中心已确认本次疫情由奥密克戎毒株引发。该毒株的特性导致病毒在不知不觉中快速传播,当发现首例病例时,实际上病毒已在社区传播一段时间。这也是造成吉林省短期内病例激增的重要原因。
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吉林市的疫情最早可能起源于2月下旬,但由于初期症状不明显,加上春节后人员流动增加,给病毒传播创造了条件。目前,全省正采取严格管控措施,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切断传播链。
吉林财经大学新增专业有哪些
与此同时,吉林财经大学也进行了专业调整,新增了多个紧跟时代需求的专业。其中包括2023年新开设的数据科学(理学)、2022年设立的金融数学(经济学),以及国际税收、养老服务管理等特色专业。
该校招生办负责人表示,新增专业均经过教育部严格审批,专业代码中的"T"代表特设专业,"K"表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。这些专业的设立体现了学校对接国家战略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思路。
值得注意的是,养老服务管理、金融科技等专业直接回应了人口老龄化、金融数字化转型等社会热点问题。学校希望通过专业设置的优化升级,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财经类专业人才。
总体来看,吉林省当前面临着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的双重任务。在应对疫情挑战的同时,省内高校正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方向,为后疫情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储备专业力量。这种"双线作战"的局面,既考验着当地的应急管理能力,也展现了高等教育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势。